国家名称:阿富汗-阿富汗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 (AFG)
国家首都: 喀布尔
国家面积: 647,500平方公里
国家代码: AFG
所在大洲: 亚洲
法定语言: 达利语(波斯语)、普什图语
法定货币: 阿富汗尼
国际区号:+93
国家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阿富汗面积65.23万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扼南北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重要。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大陆性的气候使全国干燥少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季节明显。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国徽呈圆形。两捆由绶带束扎的谷穗构成圆形, 中间为具伊斯兰宗教色彩的图案,下端为阿文写的阿富汗国名,上端为伊斯兰教的一句名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整个图案由两个柄交叉的阿拉伯弯刀环抱,为金黄色。该国徽启用于2005年。
阿富汗面积652300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扼南北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重要。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境内多山,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全国最大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北斜贯西南。主要河流有阿姆河、赫尔曼德河、喀布尔河和哈里鲁德河。大陆性的气候使全国干燥少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季节明显,冬季严寒,夏季酷热。 阿富汗全国划分为33个省,省下设县、区、乡、村。 15世纪以前阿富汗是欧洲、中东对印度和远东贸易、文化交流的中心。15世纪末欧洲至印度的海路开辟后,阿变得闭塞。1747年,阿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起独立的一度强盛阿富汗王国,成为仅次于奥斯曼帝国的穆斯林国家。1878年英第二次侵阿并与阿签订甘达马克条约,阿丧失外交权。1895年英俄缔结协定,私分帕米尔地区,并将瓦汗地区划为英俄缓冲地区。1919年阿富汗人民打败英国的第三次入侵后获得独立。1978年4月,阿人民民主党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政府,改国名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1987年11月,阿富汗大支尔格会议做出决定,将阿富汗民主共和国正式改名为阿富汗共和国。1989年2月15日,苏联被迫从阿全部撤军。1992年4月28日,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国。1997年10月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2004年11月,卡尔扎伊以绝对优势当选阿富汗历史上第一位民选总统。 国旗:2002年2月5日,阿富汗采用新国旗。新国旗是根据1964年的阿富汗宪法设计的,由黑、红、绿三色长条图案和阿富汗国徽构成。 阿富汗人口约2850万(2004年7月估计)。其中普什图族占38-44%,塔吉克族占25%,此外还有乌兹别克族、哈扎拉族、土库曼族、俾路支族和努里斯坦族等二十几个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即波斯语),其它地方语言有乌兹别克、俾路支、土耳其语等。98%以上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0%属逊尼派,其余为什叶派。 阿富汗是个落后的农牧业国家,1971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阿矿藏资源较为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开发。目前已探明的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盐、铬、铁、铜、云母及绿宝石等。多年战乱使阿工业基础几陷崩溃。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主要有纺织、化肥、水泥、皮革、地毯、电力、制糖和农产品加工等。手工业约占工业产值的42%。农牧业是阿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耕地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棉花、甜菜、干果及各种水果。主要畜牧产品是肥尾羊、牛、山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