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共和国国徽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圆形台基上站立着三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雄狮下面中心处是具有古老印度教色彩的法轮;两边的守兽象征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阿育王根据佛教的典章为他的臣民制定了严格的道德规范。为了严明戒律,公诸世人并使之永久保留,阿育王下令把诏令戒律刻在全国各地带有狮头的石柱上。这些相背而立的威严的雄狮石柱记载了古代印度的强盛,成了印度的国宝。1950年1月26日,印度人民选择这些古老的雄狮图案作为国徽,以此来弘扬印度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简况】 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与北京时差2.5小时。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公元前4世纪被孔雀王朝统一。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2世纪孔雀王朝灭亡,小国分立。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后形成中央集权大国,统治时间达200多年。到6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526年,蒙古贵族后裔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1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西北部建立首个据点。1757年起,印度逐渐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被英全部占领。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民族运动蓬勃发展。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政治】 独立后国大党长期执政,反对党曾在1977年至1979年和1989年至1991年两次短暂执政。1996年至1999年政局不稳,先后举行3次大选,产生5届政府。1999年至2004年,印度人民党为首的24党全国民主联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执政,瓦杰帕伊任总理。 2004年4月至5月,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United Progressive Alliance)在第14届人民院选举中获胜。国大党获得组阁优先权。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任国大党议会党团领袖,曼莫汉·辛格任总理,新政府成立。团结进步联盟政府根据《最低共同纲领》,对内强调维护社会弱势群体权益,推行人性化经济改革,提高教育和卫生投入,保持社会和谐与地区平衡发展;对外强调外交独立性,优先改善与邻国关系,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 转自外交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