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全称为乍得共和国,国土总面积为128.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北部,撒哈拉沙漠南缘,是个内陆国。北连利比亚,南与中非、喀麦隆交界,西与尼日尔、尼日利亚为邻,东和苏丹接壤。地势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仅北、东、南部边境地带为高原山地。北部地区属撒哈拉沙漠或半沙漠,占全国面积1/3强;东部是高原地区;中西部为辽阔的准平原;西北部提贝斯提高原平均海拔2000米。库西山海拔3415米,是全国、中部非洲地区的最高峰。主要河流有沙里河、洛贡河等。乍得湖为非洲中部最大的内陆淡水湖,由于水位随季节变化,面积在1-2.5万平方公里之间。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乍得全国总人口1010万人(2006年伦敦经济季评估计数字)。全国共有大小部族256多个。北部、中部和东部居民主要是阿拉伯血统的柏柏尔族、图布族、瓦达伊族、巴吉尔米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45%;南部和西南部的居民主要为萨拉族、马萨族、科托科族、蒙当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55%。南方居民通用苏丹语系的萨拉语,北方通用乍得化的阿拉伯语。法语和阿拉伯语同为官方语言。居民中44%信奉伊斯兰教,33%信奉基督教,23%信奉原始宗教。 乍得地方行政单位分为大区、省、镇、村四级。全国被划分为28个省,107个州,470个区,44个传统领地。首都恩贾梅纳,属于独立行政单位。 乍得历史悠久,早期的“萨奥文化”曾是非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500年,乍得湖南部地区一直有居民。公元9-10世纪先后建立了一些穆斯林王国,加涅姆—博尔努王国为主要穆斯林苏丹王国。16世纪后,出现与之抗衡的巴吉尔米王国和瓦达依王国,从此出现了3国混战局面。1883-1893年各王国均被苏丹人巴赫-祖拜尔征服。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开始入侵,1902年占领全境。1910年被划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个省,1958年宣布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1日获得独立,成立乍得共和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蓝、黄、红三色。蓝色象征蓝天、希望和生活,还代表该国的南部;黄色象征阳光,以及该国的北部;红色象征进步、团结和愿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乍得是农牧业国家,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5年主要经济数字如下:国内生产总值54.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1美元,经济增长率5.9%。乍得是一个新兴石油国家。石油勘探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期有较快发展。第一口探井钻于1974年,同年获得第一个石油发现,2003年开始石油生产。 乍得主要旅游景点有恩贾梅纳,蒙都,法达——美丽的小绿洲城,居民约五千人,城镇风光美丽,四周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奇异岩石,布满壁画的岩洞也处处可见。此外还有法亚,乍得湖——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个天然的动物栖息地,湖内的浮岛有水栖跟陆栖的动物居住其中,湖中的鱼类多达130种。 主要城市 恩贾梅纳:恩贾梅纳是乍得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原名拉密堡 (Fort-Lamy),1973年9月5日改为现名。人口72. 1万人(2005年估计数字)。最高气温44℃(4月),最低14℃(12月)。 位于西部边境洛贡、沙里两河汇合处东北侧。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约51万。热带草原气候,1月平均气温23.9℃,7月平均气温27.8℃。年平均降水量744毫米。历史上系撒哈拉沙漠南缘商队贸易要站。1900年法国在此建立军事据点,命名为拉密堡。1920年起成为殖民首府。1960年乍得独立后定为首都。1973年改今名。 恩贾梅纳是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集中全国大部分新建工业企业,有规模较大的榨油、面粉、纺织和肉类加工,还有制糖、制鞋、自行车装配等中小企业。有全国最大的恩贾梅纳电厂。干线公路通全国主要城市和尼日利亚等邻国。全国最大河运码头和唯一的国际航空港。市中心区为政府机关所在地,街道布局规整,多欧式建筑,为西方人居住区,有豪华宾馆和别墅。东区为文教区,有乍得大学和各类技术学校,以及博物馆、体育场和医院等。北区范围最大,是本地人聚居地和商业区。西北部为工厂区,有大型屠宰和冷藏场、石油库等。 趣闻-乍得各民族居民的村落南北稍有不同。北方各部落大都为游牧民族或半游牧民族,村庄很小。南方平原地区,村庄要比北方大得多,但房屋的建筑很简陋。乍得各族居民的服饰大同小异,一般男子穿宽松的裤子和宽松的衣服,袖子很肥。妇女共同的衣着为裹身布和披头巾,她们一般佩带各类首饰,耳环、手局、踝饰是最常见的装饰品。有些民族的妇女在右鼻孔上穿一小孔,佩带鼻饰。乍得人的主食有白面制品、玉米、高粱、豆类等。副食有牛羊肉,鱼类、各种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