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名称:马来西亚-马来西亚-Malaysia (MAS)
国家首都: 吉隆坡
国家面积: 329,750平方公里
国家代码: MYS
所在大洲: 亚洲
法定语言: 马来语
法定货币: 林吉特
国际区号:+60
国家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马来西亚面积33万平方公里,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海岸线部长4192公里。马来西亚属热带雨林气候,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马来西亚联邦国徽图案分别代表国家元首和联邦的l3个州。马来西亚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象征伊斯兰教和君主是至高无上的。顶端的新月与星象征伊斯兰教。星的十四芒象征马来西亚的十三州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平等关系。盾牌上的五把马来短剑代表前马来属邦,即玻璃市、吉打、吉兰丹、登嘉楼及柔佛。红色、白色、黑色与黄色条纹代表前马来联邦,即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及彭亨。其中黑与白是彭亨州旗的颜色;红与黄是雪兰莪州旗的颜色;白、黄、黑是霹雳州旗的颜色;黄、黑、红是森美兰州旗的颜色。槟榔树及槟威大桥(红条纹左方)象征槟城。马六甲树(黄条纹右方)代表马六甲。沙巴州州徽(红条纹下方)代表沙巴而砂拉越州州徽的犀鸟(黄条纹下方)代表砂拉越。大红花(红色朱槿)为马来西亚国花,它也象征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国徽两侧的护盾兽——马来亚虎象征人民的勇敢与坚强。国徽下的彩带的左右分别以罗马字母和爪夷文写着马来语的国家格言:团结就是力量(Bersekutu  Bertambah  Mutu)。彩带的黄色为皇室颜色。  
马来西亚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海岸线部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全国分为13个州,包括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榔屿、霹雳、玻璃市、雪兰莪、丁加奴以及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普特拉贾亚(Putra Jaya,联邦政府行政中心)。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邦内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退出)。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主体部分由14道红白相间、宽度相等的横条组成。左上方有一深蓝色的长方形,上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象征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政府。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及马来西亚与英联邦的关系──英国国旗以蓝色为旗底,黄色象征国家元首,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 马来西亚总人口2626万(截至2005年底)。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 1%,华人占25. 3%,印度人占7. 4%。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七十年代以前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后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盛产热带硬木。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橡胶、油棕、胡椒、可可和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76%。七十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八十年代中期,因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出现困难。政府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增长措施后,经济明显好转。1987年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国之一。旅游业为国家第三大经济支柱,主要旅游点有槟城、马六甲、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等。货币:林吉特。